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4月29日以来,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新冠疫情,上饶国控集团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号召,火速从11个县(市、区)保安公司以及国控检测、国控畅通公司,抽调116名特保人员临时组队,紧急奔赴信州区、经开区两个隔离点,协助医护、公安、社区人员,共同打响饶城抗疫保卫战。

图片


116名特保队员基本都是退伍军人,平均年龄42岁,他们虽已脱下军装,但作为曾经的战士,却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,逆行而上,用实际行动彰显了“退伍不褪色,永葆军人本色”的军人风采,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健康贡献着一己之力。116名队员分工有序,其中8名队员负责卡口值守,剩下的队员按8人一组分入不同的封控楼。

图片
图片

起初,他们各组分工明确,有的负责出入人车的检查登记,有的负责物资检查、核验及配送,有的负责监控值守,有的负责为密接人员每日录入核酸采样信息、测温登记、送餐送药、有的负责场地的每日消杀,垃圾打包入箱等等。但随着被隔离人员的不断增加,各类需求的不断变化,他们逐步打破分工界限,各司其职,用最短时间内逐项突破新增的工作难点。他们尽全力确保每一个细节没有疏漏,从引导被隔离人员按照防疫规定进入隔离点,到协助办理登记、检测消毒,再到办理入住、进入隔离房间等环节,都离不开他们的细心与耐心。他们的日夜坚守不仅打动了入住的隔离群众们,而且多次受到了防疫指挥部的表扬。

图片
图片

为了加速搭建隔离点,他们昼夜不停筑牢战“疫”防线。刚到隔离点的第二天,特保队员们前脚完成200张床铺的搬运工作,后脚就对着组装图将床一一组装起来。刘雄贵、刘振雷、郭叔军、徐新旺、柳桂仁、张正丰 6名队员在搬运途中受了伤,依然坚持负伤上岗,与全队一起打扫卫生、布置隔离房间、配发生活用品。当大家以为忙碌了一天后可以稍作休息的时候,陈赫、王君、罗仁、姚成龙、刘雄贵5名组长突然接到凌晨12点第一批隔离群众马上要入住的通知。全队20名特保队员立刻齐刷刷地穿上防护服,化身“大白”,开始新一轮的工作。他们不知不觉就忙碌到了清晨6点,然而根本顾不上休息,快速吃完早餐便又满血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。

图片

为了更好地照顾密接人员,他们摇身一变成了“居委会大妈”。 隔离点内的工作十分繁杂和忙碌,楼栋里哪屋少了拖鞋、牙刷?哪屋下水道堵塞待修?哪屋孩子没电脑上网课?队员们几乎都是从早晨忙到深夜,只为及时为隔离群众提供服务。队员们对隔离群众日夜关心、日夜守护,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隔离群众的临时亲人。5月3日八号一单元封控楼紧锣密鼓的迎来了第一批隔离群众入住,有些隔离群众反映自己的生活物资没配发到位,该楼栋的四名特保队员二话没说,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之前领到物资拿出来应急。当看到十二号封控楼里出现的一个单独隔离的老阿婆,孤单想家却打不来手机视频电话时,特保队员李克明就迅速联系上她的家人,约好在自己轮班结束后第一时间帮助阿婆打通与家人的视频电话。当遇到11号封控楼有位隔离群众因压力过大,产生焦虑情绪时,组长宋维樟就定期与他谈心,一步步引导他放下焦虑和负面情绪,重振精神。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队员用细致、耐心、周全的服务,全力保障着居家隔离群众的生活起居。

图片
图片

为了鼓舞士气时刻传递正能量,他们在心上用功在事上磨炼。在连日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工作下,特保队员们承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身心双重压力:有的是当隔离点中测出阳性人员,部分队员就会由特保转密接入住封控楼;有的是收到其他隔离点申请特保支援,身边队员会离开转战新阵地;有时自己喉咙不适或者听到几声干咳,心里不自觉有些不安。为此,特保队长坚持组织每日培训、每日座谈、每日传达指挥部最新工作要求,不断打气鼓励,带领队员坚定誓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信念,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岗位就是一块阵地的使命初心。

图片
图片


微信群里特保队员的心声:郭安:抖音这名隔离人员也不知道是栋楼的,但是看到了他们给我们特保队伍这么高度的评价,再辛苦也是值得的。朱彬:这次抗疫,我们特保人员应该都是挺争气的,我接触的医护人员,第一天都是叫我大叔,然后第二天就开始叫我大哥了。我已经接触过三批医护了,无论是医护还是隔离人员,大家对我们任劳任怨的抗疫精神都是钦佩的。蔡善军:今天收到集团党委的关爱和慰问,我们必将全力以赴,使命必达!

图片

细微之处见真情,危难之处显担当,疫情防控仍在继续,国控特保队伍作为抗疫群体中的一份子,他们每天与压力为伴、与风险共存,但却毫无怨言,他们化身“大白”舍小家为大家,他们在隔离点的封控楼里洒下辛勤的汗水,他们将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、护在身后,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国控”精神,展现了“国控”担当,履行了国有企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,成为了饶城抗疫大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