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抓五促保障改革出实效
近年来,国控集团坚持“边划转移交,边重组整合,边谋划发展”,通过实施“五抓五促”,保障集团改革措施见实效,经营效益稳步提升,职工福祉稳步改善、社会贡献稳步增大、资产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。
一、抓发展战略,促方向引领。始终坚持战略引领,将城市服务业作为主责主业,将其写入集团组建方案,明确打造“区域性现代城市服务综合体”的目标定位,积极向周边区域拓展,注入现代科技,构建现代商业模式;始终坚持差异化发展,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投决委先后否决不符合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近20个;始终坚持“按板块分类经营、以龙头带动板块、以板块拓展产业”的布局,全力打造安防守押、智慧交通、市政工程、综合咨询、能源服务等龙头带动企业;始终坚持轻资产运营思路,严防各类投资经营风险。
二、抓人才队伍,促保障执行。树立“思统”效益理念(统一思想是最大的效益,思想不统一是最大的成本);倡导“四同四到”精神(同心同德同向同频,身到心到力到情到);落实“工作六观”(大局观念、创新观念、科学观念、效率效益观念、合作共享观念、担当奉献观念)。通过人才引进、公开遴选、公开招聘、校园招聘等方式建立“四个一批”聚才引智机制,引进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、一批经营管理人才、一批科级干部、一批大学毕业后备人才。通过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学习制度、建立职工培训基地、开办业余党校及廉政教育课堂、鼓励考证深造等,提升综合素质、专业水平和资质学历,目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4人;通过“双向培养”,大批党员业务骨干充实到各级管理队伍。推行“以业绩论英雄、以项目论英雄”,先后出台业务创新奖励制度、超额利润奖励制度、评先评优管理办法等,对政治过硬、业绩突出、勇于创新的干部在岗位上大胆使用、在经济上兑现奖励、生活上予以关心。
三、抓改革创新,促释放活力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,全面落实“一进四同步”要求,确立党的领导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,建立以企业章程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;大力推进公司制改革,11家全民所有制、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程序完成公司制改造;20多家企业配备“班子”,完善了内部管理机构,建立了决策小组。大力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,人事用工上,实行以需定招,严控集团和子公司管理人员;子公司管理层实行“五四三”架构;新增综合管理人员原则上内部调剂,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外招;新增一线业务员推行“分类管理、以收定支、差异化工资制”。薪酬分配上,实行全员绩效考核,全面核实公司人员工资总额;建立“统一基本薪酬、匹配绩效薪酬、拉开奖励差距、保障合规福利”分配原则和“五挂钩”工资机制;子公司经理层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,薪酬市场化。推进分类整合重组做大,按照“整合一批、做大一批、退出一批”的总要求,按照企业关联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先后两次开展大整合,进一步压缩业务板块;对主业不符、低质低效的企业进行清理,已注销7家、转让1家,还有6家正在办理退出手续;对符合发展战略,有一定潜力的更换班子,加大扶持,强化激励,10余家企业实现扭亏脱困。建立子公司分类动态调整机制。营收、利润、资产等指标达到标准的子公司可以升格,未达标准的须降级。
四、抓拓展升级,促提质增效。拓展经营范围,延伸经营链条,划转以来,各企业新增资质16项、新增经营项目105项,根据发展需求新增一批企业。智能泊车业务从信州区拓展至7个县市,经营泊位万余个;保安业务基本实现“三个一块”(巩固武押、稳定人防、发展技防)、“两个全覆盖”(武押服务金融机构全覆盖,金融外包服务全覆盖)。推进数字化网络化转型,大力推行视频值守、AI保安、线上培训、信息化管理、自动化作业、无感支付、停车“一网通管”;推动经营模式转型,实现“三转一增”:服务对象由零散低端转向集中高端;业务市场由单一随机转向多元稳固;经营方式由临时随意转向长效稳定;增加固定性资产收益。推动合资合作,分别与央企、本地高校、外地民企组建了合资公司,大力开拓安防信息化、加油加气充电桩、职业培训、市政管网检测业务市场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发挥带动作用,围绕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质,重点实施“五场一库”(停车场、国有企业采购和资产交易场所、渣土消纳场、商贸农贸市场、货物转运场和中心金库、贵重物品保管库、智慧档案库、涉案物品保管库)项目,市政、园林、保洁、供水一体化等项目。
五、抓制度机制,促规范管理。聚焦决策、人事、资金、项目、采购等重点领域,建立健全各类制度近百个。规范决策体系,厘清“两会一层”职责权限,制定党委会、董事会、总经理办公会清单,“三重一大”事项由党委前置审议后,再由董事会、总经会做出决定。明确党委审计委和董事会下设四个决策咨询委在决策监督中的作用;设立独立审计部、法务部,将财务、审计、法务等职能监督嵌入企业决策和运营管理全过程。规范投资并购,制定《投资(并购)制度》、《关于稳步推进与规范民企合资合作的指导意见》,对合资合作的原则、范围、合作对象遴选、合作模式、项目实施和决策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。规范招投标与采购,先行先试打造阳光采购平台,2019年成为“全省创新国资国企改革服务交流研讨会”推荐典型,2021年升级为市属国企阳光采购平台,列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省级层面25项重点民生项目,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唯一纳入项目。规范资金财务管理,设立财务管理中心,推行“统一会计科目、统一财务软件、统一闲散资金调度、统一财务人员调配使用”四统一管理,促使大额资金集中监管、闲散资金内部调剂使用,节省利息、提高效率。(来源:上饶国资)